丁基橡胶
丁基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合成。制成品不易漏气,一般用来制造汽车、飞机轮子的内胎。
丁基橡胶是异丁烯和异戊二烯的共聚物,它在1943年投入工业生产。
丁基橡胶的较大优点:
气密性好。它还能耐热、耐臭氧、耐老化、耐化学药品,并有吸震、电绝缘性能。
缺点:
硫化慢,加工性能较差。
主要用途:
制作各种轮胎的内胎、无内胎轮胎的气密层、各种密封垫圈,在化学工业中作盛放腐蚀性液体容器的衬里、管道和输送带,农业上用作防水材料。
2005年,我国丁基橡胶消费量近15万吨,国产丁基橡胶不足3万吨,80%依靠进口,从1999年至2004年,进口量年均增长率达26.9%。由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不断上升,丁基橡胶价格也不断攀升。近几年来丁基橡胶的价格由15000元/T左右,上升呈现在的32000元/T以上。而丁基橡胶制品的价格虽然有所上升,但整体算价格上升幅度不**过30%,远远赶不上丁基橡胶价格成倍的上升。所以很多使用丁基橡胶的企业把目光转向了丁基橡胶的较佳替代产品――丁基再生橡胶。
丁基再生橡胶除了类似原聚合物的性能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的配合优点,如改善尺寸稳定性,升热性较低,减少焦烧。气密性同原丁基橡胶一样,比其它合成橡胶更好地保留原生胶的各种性能,所以丁基再生胶的经营良好,是制造轮胎内胎较佳选择材料。丁基橡胶中含有少量的异戊二烯,故其不饱和度较低,其硫化胶耐老化性能非常优良,这说明其很耐氧化,经试验也证明,废硫化丁基橡胶再生时,氧起的作用很小,所以再生脱硫比天然橡胶困难。
目前国内丁基再生胶的生产工艺有六七种之多,主要有蒸煮法、炒制法、挤出法、微波法、辐射法、高温连续催化法、化学机械法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目的是采用较经济、较科学的方法把废丁基橡胶由网状结构变成线型结构。
随着我国轮胎工业快速发展,丁基橡胶消费量快速上升,特别是子午线轮胎的快速发展,加上国家《医用瓶塞丁基化》标准出台,国家提出轮胎内胎丁基化,国内外市场对丁基橡胶的强劲需求,促进了丁基再生胶的发展。但由于国内丁基再生胶的生产原料紧缺,废丁基内胎由前年的2000元/T多,上涨到目前的6100元/T左右,废胶囊由800元/T左右上升到目前3800元/T左右,医用瓶塞由1000元/T左右上升至目前2000元/T左右。丁基再生胶价格虽有上升,但赶不上废丁基胶涨价幅度。所以造成很多丁基再生胶厂家由高利变成微利或无利可图。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生产工艺方法落后,生产的丁基再生胶物性指标过于低下,只能低价卖,但生产厂家无利可图,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宝贵。
传统的脱硫方法目前在国内比较盛行,大多厂家选用的是动态罐脱硫、或者火烧炒罐脱硫,上述两种方法的缺点是:动态脱硫,只是提供了高温高压的脱硫条件,脱硫时间长,还需要加入价格昂贵的软化助剂,关键的是不能对脱硫原料进行摩擦挤压。所以会造成原料表面焦化、碳化,而原料的内部不能脱透,造成产品表面有没有解聚的颗粒存在,影响了产品质量。火烧炒罐由于不能准确控制温度,碳化和焦化现象比动态脱硫还严重,所以产品的物性指标也不理想。以上两种脱硫方法的较大问题是产生大量的废汽二次污染。捏炼法脱硫的优点
一、不使用价格昂贵的助剂,必要时为获得比较低的门尼粘度只需加入部分软化剂(机械油)。
二、设备投资少,一台日产7~8吨丁基再生胶的脱硫**捏炼机,一次性投资只需17万元。只需配一台1.63空压机即
===================================================================
自获悉,我国首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基后处理装备已成功实现连续稳定运行110小时。据介绍,该套装备相较国外产品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胶料物性,降低生产能耗,而且价格仅为进口装备的三分之一,并能节约大量工程投资。
中国合成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齐润通指出,该装备填补了国内空白,经其处理的橡胶在产量、质量方面都达到了国家标准的各项指标。
据悉,该套装备包括近30台/套大小设备,采用“两机”(挤压脱水机、膨胀干燥机)技术,与国外采用“三机”技术(挤压脱水机、预膨胀干燥机、双螺杆干燥机)的装备相比优势明显。首先,“三机”技术装备对橡胶剪切次数多,所采用的高温传热方式对橡胶高分子破坏较大,不利于保护橡胶原料物理性能;而该装备采用机头回流发热技术,使胶料内摩擦发热,能更好地保护胶料物性。同时,该装备功率、能耗也均低于国外产品。
该套装备的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一,加之“两机”技术的生产线比“三机”技术在厂房布置上少一层楼板,也节约了土建方面的大量投资。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套装备集合了多项创新。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共获得了快速开合模板机构、挤压机游离水分离装置、带补充脱水的挤压机直筒体、自洁式**细脱水筛、12把切刀夹持机构、补充干燥用热箱、悬挂式切刀机构、零积胶式缓冲槽等8项创新**技术。
据了解,长期以来,我国的合成橡胶后处理装备国产率很低,其中作为世界*四大胶种的丁基橡胶的后处理装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丁基橡胶具有优良的气密性、水密性,大量用于内胎、医用橡胶,但也正因如此,丁基橡胶对热量反应迟钝,水气很难气化、挥发。因此,脱水与干燥这两项后处理技术装备是业内公认的难题,并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高企的价格、漫长的供货周期、迟滞的服务,均非一般企业所能承受。
天晟结合橡胶生产工艺,在信汇公司的支持配合下,终于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丁基橡胶后处理技术装备。这标志着中国的合成橡胶后处理装备由较初单纯模仿的“中国制造”迈向理论、工艺、技术与机械加工相结合的“中国智造”。